一、时间:
4月22日下午14:00
二、地点:
市行政中心1号楼24011会议室(东)
三、出席人员
主持人:市政府应急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郭必东。
发布人:市发改委副主任朱强松。
出席人:科技局、环保局、交通局、市委宣传部、市经信委、旅游委、商务局、人社局、民政局、规划局、住建局等部门分管领导。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主要是向大家介绍《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情况。
“十三五”时期,是镇江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和镇江重要讲话精神、将“镇江很有前途”的殷切寄语变为美好现实、励精图治建设“强富美高”新镇江的关键时期,也是积极探索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阶段。今年年初,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镇江市“十三五”规划《纲要》,近日市政府正式印发实施。今天的发布会,我们将对“十三五”规划《纲要》作进一步解读。应邀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环保局、交通局、经信委、旅游委、商务局、人社局、民政局、规划局、住建局等部门分管领导。
下面,请朱主任介绍有关情况。
市发改委副主任朱强松:
新闻界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好!根据本次新闻发布会安排,我就镇江市“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过程、总体把握、主要内容等作简要介绍,供大家参考。
“十三五”规划是实现“两个百年”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收官规划,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我市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历史地位特殊,影响意义深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2014年5月就正式启动《纲要》编制工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的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根据市委《关于制定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发改委牵头编制了《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并经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规划《纲要》编制历时将近两年,经过前期课题研究、专题研究、全面撰写、征求意见与审批等多个阶段,数易其稿,形成了约7万字的最终文本。《纲要》的编制,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得到市人大、市政协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也得益于各领域和行业专家的精心把脉。《纲要》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统一思想、凝聚智慧、形成共识的过程,应该说“十三五”规划《纲要》凝聚了全市人民的智慧。
规划《纲要》在总体框架体系上,与市委《建议》保持一致,同时注重差别把握,重在相关内容的细化、深化和具体化,重在可操作性上下功夫。与以往五年规划相比, “十三五”规划从体系框架整体设计、发展顶层设计、发展思路、发展理念的引领性、发展举措的务实性,都做到了力求创新、有所突破。在发展思路上,系统地对城市定位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总体定位+特色定位”的体系。在发展长远构想上,第一次系统地描述了空间蓝图,提出“构建集约高效空间格局”,强调了主体功能分区的统领性作用,强化空间布局,优化空间结构,将经济社会发展与优化空间布局融为一体。在发展路径的章节安排上,依据总体思路的研究,按照“强富美高”进行总体谋划。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分四章重点描述“经济强”的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考虑到我市“十三五”发展主线,以“美”的彰显体现“生态领先”的引领作用,将“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单独成章,并置于首要位置,引领特色产业发展、特色城市建设和特色文化培育;充分落实“民生共享”发展战略,加大了“全面增进民生福祉”的章节笔墨,体现“百姓富”;首次将“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单独成章,对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建设提出了“高”的要求。在表现形式上,广泛引入专栏的形式,将重大项目、重大载体、重大创新等,以专栏的形式更加清晰、详实地体现,使专栏成为纲要正文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和补充。
规划《纲要》全文共分十三章,由四大部分构成。第一大部分(第一~二章)确立总体发展思路,重点阐述“十二五”发展基础、分析“十三五”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确定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第二大部分(第三章)提出空间发展蓝图,按照深入贯彻主体功能区制度要求,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统领未来发展;第三大部分(第四~十章)提出建设“强富美高”新镇江的发展路径。其中,“经济强”包含第五章到第八章,涵盖了创新创业、产业升级、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等内容。“百姓富”是第九章,重点阐述全面增进民生福祉。“环境美”是第四章,充分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态领先”战略,阐述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实现路径。“社会文明程度高”是第十章,着力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第四大部分(第十一~十三章)为规划实施的法治环境、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等。
第一章,发展背景
《纲要》重点阐述了“十二五”的发展基础,与“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环境。一是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总结了“十二五”发展成就。二是从国际、国内等角度分析了“十三五”面临的宏观环境,重点阐述了国家、省相关区域战略的实施对镇江发展的机遇,同时分析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阶段性问题。
第二章,总体要求
明确了“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发展定位与定性定量指标。明确了“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发展定位与定性定量指标。
1.指导思想。《纲要》明确提出我市“十三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自觉践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提升城市能级和竞争力为导向,把握“稳中奋进”发展总基调,坚持“生态领先、特色发展”战略路径,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镇江,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2.发展战略。《纲要》提出,按照“聚焦创新、找准短板、突出亮点、体现均衡”的总体要求,丰富拓展和优化调整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产业特色鲜明、综合实力更强,民生加快改善、百姓更加富裕,生态品质领先、更加令人向往,社会充满活力、更加和谐文明的新镇江。提出“十三五”时期应遵循的发展战略,即“创新驱动、协调共进、绿色转型、开放合作、民生共享”。
3.发展定位。《纲要》明确提出我市“十三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定位是:建设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区域物流基地、技术研发基地、创意生活休闲中心,成为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和文化旅游名城。结合总体定位,培育和形成四个方面的特色定位,分别为“创意生活休闲中心和文化旅游名城”、“以技术研发和高端人才为支撑的创新创业活力之区”、“以高端装备和新材料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江海河陆联运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物流中心”。
4.发展目标。围绕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强富美高”4大类规划纲要指标体系,共45项指标。指标体系的设置的重点指标安排上,重点体现主动引领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充分对接省“十三五”规划、“八项工程”指标体系,力求既体现稳中奋进的总基调,又充分考虑目标实现的现实可行性。
第三章,构建集约高效空间格局。《纲要》将空间开发单独成章,旨在弥补镇江长期发展顶层设计不足的短板,按照“多规合一”的理念,统筹全市域生产力布局和城镇化布局,优化空间开发格局,指引镇江长远可持续发展。一是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分区,进一步贯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二是提出构建“两横两纵”的空间格局,构建“沿长江、沿沪宁线、沿运河、沿扬马线(规划中)”四条发展带。三是推动“一城四区”整合联动,促进包括中心城区、东部片区、西部片区、东南片区和西南片区整体联动发展。四是科学划分城镇农业生态空间。按照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划分,引导和规范各类开发行为。
第四章,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纲要》从5个方面提出了任务要求,明确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使生态成为镇江竞争的第一优势、第一品牌,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引领镇江特色发展。一是建设低碳示范城市。二是节约集约利用水土资源。三是积极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四是全面提升城乡环境质量。五是着力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
第五章,打造创新创业高地。围绕深入推进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纲要》提出6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以高新区引领“一区多园”创新格局,高水平建设国家高新区。二是打造苏南“人才高地”。三是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四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五是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六是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第六章,优化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围绕突出重点产业,形成特色产业体系,《纲要》提出5方面重点任务。一是积极发展高质量的服务业。二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三是注重发展高品质的现代农业。四是创新现代产业组织方式。五是拓展发展动力新空间。六是全面推动产业“三集”发展。
第七章,推进宜居城乡建设。《纲要》以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切入点,提出5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是优化城乡功能。三是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四是精心建设花园化城乡。五是全力提高城乡管理水平。
第八章,提升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纲要》提出5方面重点任务。一是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二是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建设现代能源体系。四是加快城乡水利设施建设。五是推进“智慧镇江”建设。
第九章,全力增进民生福祉。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原则,《纲要》提出6方面重点任务。一是以高质量就业促居民增收。二是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三是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四是完善医疗卫生和计生服务体系。五是提高全民健康服务水平。六是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第十章,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纲要》围绕“社会文明程度高”,提出4方面重点任务。一是推进文化镇江建设。二是传承与弘扬优秀文化。三是强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四是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
第十一章,深化改革开放合作。《纲要》提出3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全面深化改革。二是构建双向开放新格局。三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十二章,加快法治镇江建设。《纲要》提出4方面重点任务。一是保障社会公正。二是促进社会诚信。三是维护社会秩序。四是增强社会治理能力。
第十三章,规划实施。《纲要》主要是从加强党的领导,明确规划实施责任,加强规划衔接与协调管理,重视政策与项目支撑,强化规划实施监督与评估,拓宽公众参与渠道等方面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主要围绕规划的实施,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开展规划宣传解读工作。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是规划宣传的重要环节,后续我们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宣传解读。二是完善规划体系。积极推进规划《纲要》与各专项规划、辖市区规划的衔接。三是推进规划任务分解落实。进一步细化分解落实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
新闻界朋友们,同志们,镇江“十三五”发展画卷正徐徐开启,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市上下携手并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十三五”的美好蓝图和“强富美高”的新镇江一定能够顺利实现。
主持人:谢谢朱主任的发布。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发布会就开到这里,谢谢大家!会后各位记者有什么问题,可以继续跟市发改委和市有关部门联系。我们期待通过新闻界朋友的报道,引导社会各界更好地理解规划概念、把握规划重点、参与规划实施,和政府部门一起努力,把规划描绘的美好前景步步变成现实成果,更多更好的惠及全体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