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国土资源局坚定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完善“责任+激励、行政+市场”的耕地保护机制,严守耕地保护数量和质量红线,用足用好土地整理、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政策,规范推进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同一乡镇建设用地布局调整等创新试点,目前,我市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实现了耕地保护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管理。
我市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层层压实耕地保护责任,确保全市耕地保护各项政策措施和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今年6月,我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通过省级验收和国土资源部数据库审查。全市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85.13万亩,比上级下达任务多划0.67万亩;其中可调整地类21.41万亩,耕地占比达88.43%,比原有基本农田耕地占比提高1.6%;平均耕地质量等别5.78,比原有基本农田平均耕地等别提高0.13。我市永久基本农田已经划足、划优、划实,实现了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为倒逼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城镇化转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过程中,江苏省下达我市耕地保有量227.6万亩、基本农田保护任务184.46万亩、建设用地总规模156.82万亩,3大主要规划指标绝对量位于苏南前列,增幅均位列全省第一。今年起,我市按照《关于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意见》中统一规划、统一资金管理、统一建设标准、统一验收考核、统一绩效统计的“五统一”实施要求,计划2018-2020年每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3万亩左右,确保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170万亩,占耕地保有量的75%。(郭图轩 栾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