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这是我们刚刚签订的合作,在市科技局牵线下,在科技合作月期间,我们公司就复合储能系统项目与东南大学成功签约,预计两年后量产,年销售可达2亿元。”昨天,江苏峰谷源储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司红磊对记者说。
江苏峰谷源只是众多企业在宁镇扬一体化科技合作月中有所收获的一个代表。自合作月开展以来,市科技局先后组织了213家企业与宁镇扬27家高校进行了对接,各辖市区也以“小分队”形式组织了企业与宁镇扬高校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进行了对接,让企业负责人与高校拥有科研实力的专家教授面对面谈合作、解难题,现场解决了企业技术难题50多项,共计洽谈了187个项目,签约36项,预计三年后新增销售30亿元。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宁镇扬一体化科技合作月做到了五个突出,一是突出主导产业,围绕我市“2+3”产业开展科技项目合作;二是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政府只搭台不唱戏,让企业负责人与宁镇扬高校拥有科研实力的教授直接交流;三是突出精准对接,不集中签约,以“小分队”形式,围绕我市主导产业与宁镇扬30余所高校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进行项目合作;四是突出与驻镇高校共建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五是突出信息收集,将宁镇扬一体化科技合作月获得的高校研究成果和企业技术需求有效信息167条,征求专家评审,将其中18条作为2017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指南的目录。
从4月19日,市科技局在南京仙林大学城召开宁镇扬一体化(镇江)科技合作月发布会,到6月,市科技局先后组织百家企业进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与11位大学教授洽谈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洽谈推进了26项科技合作。此外,为强化与驻镇高校协同创新,今年的市科技项目指南首次明确驻镇高校可作为第一承担单位申报项目,重点支持驻镇高校与镇江企业共建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记者了解到,自2016年开展宁镇扬科技合作专项以来,市科技局先后引进了扬州大学镇江高新技术研究院等6家校地合作的产业研究院。“镇江高新技术研究院是我们扬州大学设立的第一个研究院,我们的理念就是整合扬州大学的科技、人脉等资源,与镇江本地高校实现错位开展校地合作,重点利用我们扬州大学拥有的优势和重点学科为镇江企业服务。自今年2月份实质运行以来,我们已经与天奈材料、华夏制漆等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扬州大学镇江高新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扬州大学化工与材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朱爱萍介绍道。
建立与宁镇扬高校定期联系制度、聘请这些高校有科研实力的教授担任镇江市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与这些学校科研处建立微信群及QQ群……市科技局为抓住宁镇扬一体化的战略机遇,有效利用和挖掘宁镇扬高校资源,强化宁镇扬高校产学研对接活动,并将对接活动常态化、机制化,突出企业为主体地位,充分调动高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强化校地合作,更好地推进宁镇扬一体化。(李祥华 施静静)